几千年来,砖一直被用作建筑材料,但是当应用科学技术时,它们可以做得更多。由伦敦国王学院领导的一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以发电的热电砖,只要砖的两个面处于不同的温度,砖内则会发生电化学反应并发电。研究人员在砖内使用凝胶水,并添加了3D打印结构。这使得热电砖比典型的砖更坚固,并且允许发生电化学反应并改善绝缘性。科学家认为,这些砖块不仅可以提供住房不可以提供电力保障。砖块提供的能量既经济又可持续,而且这些砖块很容易被建造。“我们的想法是,这些砖块可以用再生塑料进行3D打印,并且可以用来快速轻松地制作像难民收容所这样的住所。”King's College化学系高级讲师Leigh Aldous博士说。“通过保持居住者比周围环境更温暖或更凉爽的简单行为,将产生电力,足以提供夜间照明,并为手机充电。至关重要的是,它们不需要维护,充电或重新填充。与电池不同,它们本身不存储能量,这也消除了火灾和运输限制的风险。”人们正在谈论3D打印作为一种在有需要的地区快速和可持续地建造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方式,但其中许多地区的电力资源也很有限。 3D打印之前已经在这些领域与替代能源技术结合使用,例如太阳能。尽管如此,热电砖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该团队还包括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科学家,已经为砖块提交了临时专利。“有趣的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非常普遍而且从未想过的东西,例如房屋的温差,并用它来制造电力。对于一个...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9
浏览次数:2
近日,台积电3nm工厂正式通过环评,投资约1347亿元的3nm项目将于2020年开始建厂,预计2022年底到2023年初量产。与此同时,三星晶圆代工业务负责人在IEDM(国际电子器件大会)表示,三星以2020年大规模量产为目标,完成了3nm工艺技术的性能验证。随着头部厂商将“战火”烧到3nm,摩尔定律的后劲儿还有多大?7nm以下节点有哪些技术挑战?面对台积电、三星持续微缩的工艺制程,晶圆代工厂商该如何应对?极限工艺面临实用化经济化挑战当制程微缩到7nm以下,围绕新工艺、新架构的实用化问题日益凸显。多位专家向记者表示,5nm、3nm技术的集中在EUV(极紫外光刻)的经济化,器件结构改进,以及GAA(环绕栅极)等新型架构的导入和工艺流程配套。其中,EUV规模化的主要瓶颈是能量转化率低。EUV面向传统工艺的多次曝光问题,将重复2~3次的曝光过程简化为一次完成,起到降低工序、提升产能的作用,一直被视为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但资料显示,EUV的能量转化率仅为0.02%左右,以200w光源、100片晶圆每小时的产能需求为例,EUV需要1兆瓦的输入功率,而ArF沉浸式扫描光刻机只需要165千瓦。这意味着EUV的实用化必须克服耗电量和光源工作效率的挑战。同时,GAA等新的晶体管底层结构也引起头部厂商关注。相比FinFet结构的沟道三面被栅极包围,GAA沟道的四个面或全周被栅极包围,增强了沟道和静电控...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9
浏览次数:4
光子算数工程师在超净实验室测试光子人工智能芯片。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光子人工智能芯片。光子芯片的计算速度为电子芯片的1000倍,但功耗仅为其百分之一。算力是传统电子人工智能芯片的1000倍,但功耗只有其百分之一,低延迟还抗电磁干扰,由清华、北大、北交大等高校博士生创业研发的光子人工智能芯片,在技术上实现不少突破,未来可广泛应用于手机、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近日,该光子人工智能芯片项目落户顺义,将这项新技术推向了台前。“芯片的设计、加工、封装、测试全部在国内完成,摆脱了对国外高制程光刻机的依赖,是我国在芯片领域换道超车的核心技术。”研究团队负责人白冰说。具高速率、低功耗优势落地顺义的光子人工智能芯片出自一个由清华、北大、北交大等多所高校的在校博士生组成的创业团队,该团队是全国第一个,也是全球第二个光子人工智能芯片研究团队。团队负责人、光子芯片的研发者之一——白冰,目前正在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作为国内第一个研究光子计算的团队,白冰介绍,光子芯片具有低延迟、抗电磁干扰等优势,计算能力是传统芯片的三个数量级,功耗却只有传统芯片的百分之一。全流程可在国内完成对于光子人工智能芯片发展的意义,白冰说,国内电子芯片设计领域能力很强,但在核心加工环节有一个很强的技术壁垒,需依赖国外的高制程光刻机,在成本等多个方面都会受限。光子人工智能芯片的生产过程自主可控,全流...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8
浏览次数:3
如今,3D打印俨然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争相布局的焦点,加强对3D打印前沿技术的研发并推动3D打印在多个领域的实际应用已经成为了各国共识。在世界各国的大力倡导下,3D打印创新型应用模式争相涌现,给医疗、建筑等行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气息。目前,生物医药行业是3D打印扩张较为迅猛的行业,3D打印也已经逐步融入多个细分医疗场景。具体来讲,3D打印技术能够为医疗生物行业提供较为完整的个性化解决方案;生物3D打印技术可以促进再生医学领域在人造活体组织与器面的研究;尤其值得重要的是,3D打印在制药领域也具有显著优势,传统制药行业在3D打印技术的推动下已经发生了许多新变化。3D打印在制药领域具有诸多优势通常来讲,人们对3D打印在手术导板、假肢、助听器等康复医疗器械设计及制造方面的应用较为了解,对于3D打印在制药领域方面的应用相对较为陌生。实际上,在影响现代医学发展的多个环节中,药物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面对不同患者的个性化治疗需求,采用现代科技提升制药水平、降低制药成本,已经成为传统制药行业实现纸智能化升级的一大途径。在智慧医疗快速发展的当下,患者对于专业化、个性化、精准化医疗服务模式满怀期待。在制药方面,运用3D打印前沿技术以及制药装备来研发及制药具有多种优势。例如,3D打印可以对多种制药材料实现局部细节化控制,并精准控制某种药物的成分。对于儿童和老人而言,科学控制药物的剂量有助于提升用药的安全性。与此...
发布时间:
2019
-
01
-
08
浏览次数:3